News微课|我国若被各种国际组织取消“发展中国家”待遇,影响有哪些?
美国国会众议院星期一(3月27日)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不再把中国归类为发展中国家。
众议院以415票赞成、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无异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PRC Is Not A Developing Country Act)。
虽然美国国会众议院现在通过了表决,但这只是表明了美国政客们的一种态度,离我国真正被取消发展中国家地位还有差别,因为这还需要获得各种国际组织的认可并同意。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据理力争。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地位有何待遇,如果中国最终被各种国际组织取消“发展中国家”地位,影响有哪些?
一、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与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概念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在国际上已经被广泛使用,不过,国际上对两类国家的划分实际上缺乏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也缺乏系统的量化评价指标,只有世界银行对各类经济体的划分给出了明确标准。世界银行把全世界经济体划分为四个收入组别,即,高收入、中等偏上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和低收入组别。这些类别每年7月进行更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联合国并未建立出一套完善的系统来认证哪些国家或地区属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立了人类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综合指标。其中的生活质量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
UNDP将HDI高于0.8的国家或地区列入很高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媒体将HDI高于0.9的国家列入极高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不过,这些数据并不完善,一些指数值很高的国家(例如智利、阿根廷、文莱和卡塔尔等)仍被视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最新的发展指数为0.768,排第79,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在1990年时的指数只有0.484,每年的排名都在以1.5%的速度在进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按照发展水平对世界各国和地区做出了明确分类,并确定了发达国家和地区数量。
IMF将世界各国和地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达经济体,一类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现在IMF所确定的39个发达经济体包括欧元区19国、另外4个欧盟成员国(捷克、丹麦、拉脱维亚、瑞典)、其他4个欧洲国家(英国、瑞士、挪威、冰岛),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和波多黎各,亚洲的7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香港、澳门和台湾),大洋洲的澳洲和新西兰。在上述39个发达经济体中,2022年人均GDP最低的是拉脱维亚,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21,786.804美元。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GDP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741美元,并不属于发达经济体,只能算新兴市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除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他们在许多全球性的发展议题中承担的发展责任和约束存在差异。比如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中,两类不同国家(经济体)承担的碳减排责任不同;在接受国际发展组织的经济发展援助方面,也会存在资格和标准的不同;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发展水平差异而适用不同的贸易规则(如关税)。
二、取消“发展中国家”地位,影响会有哪些
显然,如果被取消“发展中国家”地位,我国将被迫升级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对我国和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环境将会产生影响。
(1)世界银行(或亚开行)低息/无息贷款。将减少或取消对中国的贷款。(2)不对等贸易关税。取消部分对发展中国家的关税优惠。(3)部分领域的贸易保护。发展中国家拥有部分领域的贸易保护将被取消。(4)市场准入制度。发展中国家享有的部分市场准入限制将被取消。(5)接受技术援助。将不再享受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6)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碳减排责任。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的规模、时限上与发达国家有差异,取消差异就是提高标准。(7)环境保护领域的相关责任。中国的责任和标准可能提升。(8)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责任。相关责任可能会增强。
上述几个方面,都是我国被取消发展中国家地位后的潜在影响。要指出的是,这些影响如果发生,不只体现在国家层面,还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比如,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我国能源企业的海外投资与经营、我国贸易类企业的外贸活动等等,都可能受到发展中国家地位变化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虽然不断增大,但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都很大,一是按人均来衡量,很多发展指标仍很落后;二是我国在拥有许多经济发达沿海城市的同时,还有大量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存在。
因此,我国的发展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国内差异很大的发展,不能用人均GDP这样的单一指标来简单判定中国的发展阶段。我国坚持发展中国家地位,一是缘于我国所处的现实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需要为自己保留发展空间;二是在国际事务中与发达国家承担共同的但有差别的责任。
当然,如果我国能够按照当前的发展轨迹发展,能继续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向发达国家迈进,将是大概率事件。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