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 正文5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主要内涵是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在新时代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因“非镇非区”特征而担负着特殊角色,既有望成为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又有条件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特色小镇的提法不是今天才有,起初的实操起于浙江,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于是迎来了一轮爆发期,农业小镇、科技小镇、经贸小镇、红木小镇、航空小镇、足球小镇、康养小镇等,各种称谓叫人眼花缭乱,而且种类繁多、花式迭出。按照计划,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而目前建成的特色小镇数量已达772个。不仅如此,根据全国已有的2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公布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2020年特色小镇的数量共计将达1600多个,因此,接下来特色小镇将显加速扩容之势。

目前特色小镇有如下几个类别:科技型小镇、农业型小镇、文旅型小镇、产业型小镇。

存在的问题

2016年以来,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一些乱象乃至变形走样的问题。一方面,数量过多、概念不清,出现了一些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且没有动工建设的虚拟小镇,出现了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概念混淆问题;另一方面,质量不高、特色不显,一些特色小镇对产业论证不到位,产业特色不鲜明、层次低、技术弱,没有形成集聚效应。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于2017年12月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2018年8月印发了《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提出了若干规范管理措施。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看,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将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镇”更名为全国特色小城镇后,现有的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共有两个,分别是国家体育总局的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国家林草局的50个国家森林小镇,国家体育总局淘汰整改了34个、暂时保留62个;从各省份的工作看,各省份共淘汰整改了385个“问题小镇”,其中,在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中淘汰整改了70个、暂时保留996个,在市县区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中淘汰整改了174个,在政府创建名单外市场主体自行命名特色小镇中淘汰了141个。